为庆祝五冶集团成立七十周年和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冶建人的吃苦、实干、学习、创新的精神及光荣传统,自今年中秋国庆前夕,到十月中下旬以来,五冶集团上海离退服务中心,已先后3次组织邀请了原五冶老领导和离退休老干部,畅谈了五冶七十年的沿革,并为八零九零后的新五冶人讲述了五冶集团光荣发展历程,从东北到四川再由四川进上海,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,不断成长壮大。目前,企业资质覆盖也更加全面,并成功取得了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冶金、建筑、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三项特级资质和工程设计冶金行业、建筑行业、市政行业、勘察综合四项甲级资质的企业。另外,企业综合实力和品牌声誉大幅提升,成长为中国中冶的核心子企业,发展为集工程总承包、钢结构及装备制造、房地产开发、项目投资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企业集团。特别是从1978年上海宝钢开始建设以来,绝大多数的老领导老干部都是宝钢一二三期工程建设的参与者、管理者和领导者。他们给新一代的五冶人,讲述了老一辈建设者、管理者自己的故事,如什么是“宝钢建设的‘三感’(光荣感、责任感、紧迫感)主人翁精神”,什么是“为了抢工期的‘七进七出’(早七点上班,晚七点下班的‘干满点,出满勤,满负荷’的(三满)工作作风)、什么是‘大礼拜’(两个星期休息一天)”,什么是“天天督”(凡急、难、险项目,每天七点下班后,项目负责人、责任者都得留下来,总结当天工作完成情况和第二天必须要解决的哪些问题)等等。以及当年在宝钢建设中如何攻坚克难,发挥聪明才智,开展“小改小革”来加快工期、降低成本、确保安全、提高质量。与日方、德方专家(现场代表)谈判据理力争、不卑不亢,老一辈五冶人为国争了光,为企添了彩。什么“国家金奖”、“鲁班奖”、“国家质量管理奖”,什么“金奖之师”、“焦炉之冠”等锦旗、美誉不断。干部、工人学文化、钻技术、学外语、写论文等等蔚然成风。
近日,“小记者”在座谈会上没听过瘾,又对老领导、老专家登门进行专访——再次聆听了他们的故事,并记录了下来,这更是为了要把老一辈五冶人和冶建人的精神和光荣传统传承下来。几次座谈、讲述及专访,让在场的所有人,特别是新五冶人,深受教育和启迪——“厂史教育”的洗礼,为能成为五冶人而倍感骄傲和自豪。